中国制造2025创新沙龙


2016-03-26

申请报名

  面向工业4.0的领导力和创新管理

  活动背景:

  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国版“工业4.0计划”,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整合国内外一流管理教育资源,重磅推出国内首个《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精品课程》,并通过举办创新沙龙、高端论坛等形式助力制造企业在新的历史机遇中蜕变、腾飞。

  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是困扰中国经济的痼疾之一,供给侧改革也因而成为十三五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和开放式创新会否成为拯救中国制造业的一剂良方?

  贯彻供给侧改革,当务之急是去库存,长远之计则是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2016年3月26日,我们将邀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麻省理工学院智能定制化生产研究小组主任、技术与创新管理资深专家Frank Piller教授莅临北京,主讲和分享“面向工业4.0的领导力和创新管理”,为大家带来最前沿的国际视野和最独到的国际经验。

  活动概况: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联合主办:英途国际商业交流机构

  特别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中德汇学友会、工业4.0研习社

  活动时间:2016年3月26日(周六)14:00--17:00

  活动地点:中国人民大学(报名成功后告知具体地点)

  主讲嘉宾简介:

  

 

  Frank Piller教授现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智能定制化生产研究小组主任,是公认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和开放式创新研究专家。目前他的研究重点之一是“开放式创新”,即企业如何通过更好地设计和管理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的互动来提升创新成功率。Piller教授认为,大部分的创新来自顾客提出的创意,而不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头脑风暴或者成熟的研发活动。因此企业有必要将顾客从一个纯粹的消费者转化成一个合格设计者,使企业能够充分了解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从而引导企业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的目标。

  此外Piller教授长期关注大规模定制化生产,这种模式旨在直接解决客户的需求,有效利用资源,同时又不产生过多的成本,核心目的是从人们的需求差异中获利,在创造最适合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Piller教授特别关注企业如何通过聚焦自己的战略能力和商业模式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

  Piller教授一直坚持让自己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相结合,他为很多德国蓝筹股指数和财富500强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展培训,包括阿迪达斯、奥迪、美国银行、贝塔斯曼、宝马、戴姆勒、戴尔、埃克森美孚、通用电气、英飞凌、强生、乐高、西门子以及联合利华等。通过对这些企业大量的研究以及同他们的合作,Frank Piller教授建立了“定制500强”案例库,这是大规模定制领域最大的标杆研究项目。

  主题演讲大纲:

  制造业开展工业4.0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识别和构建战略能力,提高生产制造的灵活性

  开拓对工业4.0的驱动程序、推动技术及战略重点的顶层理解

  分析大数据对生产制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制造,提高盈利能力

  测量和实施组织内的行为和系统

  拟邀对话嘉宾:(部分,排名不分先后)

  杨海成,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

  毛基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

  宋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企业管理系教授

  王刊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成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专家

  马士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研究所所长

  丁刚毅,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大数据与智能制造专家

  段桂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主任

  姚建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战略运营与供应链管理专家

  杨战武,深圳市年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精益制造与供应链管理专家

  张晓辉,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秘书长、中德政府合作培训项目办公室负责人

  丁帅,北京世纪盈联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信息技术专家、投资人

  参与方式:

  本活动面向制造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免费开放,如确定参加请于3月25日下午5点前将姓名、单位、职务发送短信至13611233211(孙铭老师)。主办方将对报名者的参会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可到场参会。主讲嘉宾演讲语言为英文,现场配备中文翻译。

  咨询电话:

  010-82503255房老师

  010-62517337孙老师

*红色是必填项(个人信息及隐私保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