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义乌 服务义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E中心团队走进义乌进行课程调研
发布时间:2025-03-17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下称EE中心)执行主任罗春方、EE中心陈蓓蓓、王影走进义乌市工商业联合会、凯越集团开展深度课程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推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一带一路”培训工作,坚持积极开展以义乌为场景、对象的教学研究工作,扎根义乌、融入义乌、服务义乌。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E调研团在义乌市工商业联合会的组织下,对话义乌新生代企业家,共同交流“新出海”格局和企业课程需求调研,旨在开发出符合义乌市中小企业需求的中高管课程。
参加本次交流座谈的有:
义乌市工商业联合会 党组副书记、副主席
朱伟武
义乌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长、康运股份 董事长
张康
优资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韦伟
尼可针织服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
朱望龙
浙江妙计扑克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邹明豪
义乌市力天电器有限公司 国际贸易部经理
虞智轩
义乌市中超集装箱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超
座谈会上,义乌工商业联合会朱伟武向调研团队分享了义乌工商业联合会的发展历程、发展规划和对义乌市民营企业发展寄予的期望。义乌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张康会长分享了商会发展与人才结构、培养计划和面临的挑战。他希望借助人大资源库,助力会员企业出海,为企业赋能,促进商会可持续发展。韦伟分享了企业在传承过程中“道术结合”经验,就家族传承与二代接班问题与商学院EE调研团队进行了探讨。邹明豪提到“一带一路”倡议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美学,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课程设计上能融入更多的当地文化和国别的研究内容。
与会其他企业家也纷纷发言,企业出海需重视知识产权的附加值,通过品牌化战略提升竞争力。通过知识产权赋能,企业不仅能有效规避侵权风险,还能带给企业附加价值,在海外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成为企业赋能的关键,出海课程设计上,税务、法律和海外人才建设课程很重要。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E调研团队与义乌工商业联合会朱伟武、义乌新生代企业家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义乌开展的活动也进行了探讨,经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双方在多个方面达成了共识,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程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一带一路”出海实战训练营,以“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联盟为资源依托,综汇国内外“一带一路”出海教授资源和实践专家等业界资源,系统介绍出海政策、法律、税务、商贸、人才、供应链等实操课程,帮助出海企业分析和解决出海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并搭建出海商贸交流互动平台,旨在为企业培养卓越的出海商贸人才。
联系方式:
王老师 010-82509156 13601337311(微信同号)
课程链接:2025|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一带一路”出海实战训练营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职课程企业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自1998年开办至今,已为3万余名无法脱产学习但希望继续深造的在职人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员全面掌握管理学知识、进一步提升学术研究水平,赋能个人职业发展,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
联系方式:
陈老师 010-62515737 18800035986(同微信)
课程链接:2025|人大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在职课程班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