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商学院—拜耳市场卓越成长营圆满结业


发布时间:2025-11-11


2025年10月31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拜耳作物科学联合举办的“市场卓越成长营”结业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张瑾、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教授冯云霞,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客户赋能总监李一凡、业务培训与发展总监宫艳卿等嘉宾莅临现场,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中心定制课程部副部长兰雅楠主持。

仪式开始,播放了班级学习回顾视频,一幕幕学习与成长的画面,或专注听讲或激烈讨论或团队协作,带领大家重温了三年来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点点滴滴,不少学员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

学员代表王琼:感恩平台滋养,分享三点淬变感悟

学员代表王琼代表全体学员,向提供学习平台的公司领导、倾囊相授的教授们、全程陪伴的班级老师以及互帮互助的同学们,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她回顾道,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变革加速的当下,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让50余名员工重返校园学习前沿管理知识,这份对员工成长的重视让大家倍感温暖与振奋。她分享了三点深刻感悟:一是实现了从“经验实践者”到“系统思考者”的转变,入学前多凭经验行事,三年系统学习搭建起完整商业逻辑,让大家跳出工作“惯性”,既知“怎么做”,更懂“为何这么做”;二是跨界融合打破了思维“天花板”,来自不同部门和业务领域的伙伴们在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中进行思想碰撞,拓宽了视野与格局;三是做到了知行合一,将战略思维、财务工具、高效沟通方法等运用到工作中,收获了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实战方法论和工具体系。

张瑾副院长:以思考习惯、团队信任与人大基因赋能未来管理实践

张瑾副院长在结业讲话中代表学院对坚持完成三年学业的学员、充分信任与支持学院发展的拜耳作物科学以及倾情投入的师资团队表达了衷心感谢。他指出,在充满变化的三年中,学员们不仅完成了学业,更实现了认知层面的显著提升。他强调,本次培训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帮助管理者在复杂实践中增强对不确定性的掌控力;第二,构建学员间牢固的情感纽带与信任关系,为团队协同与组织凝聚力奠定基础;第三,传承中国人民大学的独特基因,包括“红色基因”所蕴含的家国情怀与企业家精神、“人本精神”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以及“实事求是”的校训所代表的务实作风。他希望学员将这三重价值带入未来的管理实践,持续赋能个人与组织发展。

张瑾副院长也表示,人大商学院珍视与拜耳公司建立的深度信任,期待以此为基础,在未来拓展更多合作可能,共同探索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拜耳李一凡:在行业挑战中坚守长期主义,以学习构筑组织韧性

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客户赋能总监李一凡在讲话中回顾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行业背景与决策挑战。他表示,拜耳作物科学一直致力于在农业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学员们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他指出,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农业行业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员们所学习的前沿管理知识和技能,与公司的业务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李一凡总监希望学员们回到工作岗位后,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工作中,要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公司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同时,他也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希望学员们能够与同事们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公司业务的向前发展。他还鼓励学员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力,在公司提供的广阔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相信,学员们一定能够在拜耳公司这个大家庭中茁壮成长,与公司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拜耳作物业务培训与发展总监宫艳卿作为人大商学院的校友,在讲话中表示,人大商学院是一个可以为校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校友资源的平台,每一位校友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大有可为。学院的教授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启发学员思考。她对参与授课的教授们、提供专业与周到教学服务的教务老师们,以及三年来默默为班级服务与奉献的班委成员们表达了真诚的感谢。

随后,校企双方领导嘉宾分别为学员颁发优秀学习团队证书、优秀学员证书、优秀班委证书及结业证书。

(冯云霞教授为优秀学习团队颁发荣誉证书)

(李一凡总监为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

(宫艳卿总监为优秀班委颁发荣誉证书)

(张瑾副院长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仪式最后,全体学员和嘉宾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收获的瞬间,此次结业仪式不仅是对学员们三年学习成果的总结与肯定,更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新篇章的起点。

人大商学院—拜耳市场卓越成长营的成功举办,是高管教育与企业实践深度融合的典范。本次“市场卓越成长营”培训项目历时三年,覆盖50余名核心业务骨干,是校企协同共育高水平管理人才的一次成功实践。双方均表示,将以此次合作为信任基石,持续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共同为行业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

相关定制课程咨询电话:

兰老师  010-82509158          于老师  010-8250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