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认知与商业重构 |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话中国企业家”系列活动(第一期)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24


2025年7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话中国企业家”系列活动(第一期)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以“AI认知与商业重构”为主题,通过企业家与学术专家的深度对话,破解AI从技术认知到价值创造的转化密码,助力中国企业把握智能经济时代的战略主动权。

分享环节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以“企业级AI的现状和应用路径”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AI正在带来全球生产力水平的快速跃升,为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提速的同时,已颠覆了部分产业和技术路径依赖。IBM始终致力于探索人工智能领域,从四大维度——提升客户体验、优化企业运营、加速研发、稳固核心,全面赋能企业“AI+”之旅,助力业务高速增长。IBM企业级AI和数据平台Watsonx已广泛落地金融、零售等各行各业,帮助客户解锁数据洞察、提升生产力并重塑客户体验。

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围绕“AGI与中国企业智能化转型”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张瑾,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党委副书记柴云鹏,IBM大中华区董事长、总经理陈旭东三位嘉宾参与,商学院EE中心执行主任罗春方全程主持。

陈旭东表示,企业对AI的担忧主要源于认知局限,企业战略部门及决策者需系统学习AI技术发展及其潜在影响。现阶段,AI在企业应用尚处初期,其对组织结构的颠覆效应尚未充分显现,主要表现为生产流程优化和部门效能提升。值得关注的是,AI发展将催生材料科学、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这些底层技术的突破可能带来真正的产业变革。他强调,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切实体会AI的效率增益,建议企业以长期视角布局技术创新,重视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协同效应。

张瑾表示,AI时代的企业竞争力不在于简单技术应用,而在于实现技术与战略的深度融合。企业更应重视AI发展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平衡,通过管理优化和技术融合推动AI在企业中的落地应用。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与其盲目追逐尖端AI技术,应当优先夯实基础应用,在进行整体性重构时务必谨慎。他强调,人才能力建设是关键,需培养员工“AI+业务”的复合能力,实现技术与战略目标深度结合是把握竞争优势并创造价值的关键。

柴云鹏表示,AI技术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大模型能力边界尚不清晰,技术持续升级或挤压创业公司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企业落地应用面临“价值转化难”,需突破认知局限。同时,数据垄断成为制约创新的关键因素,头部企业凭借资金优势及海量数据构筑壁垒,中小机构因数据短缺、算力不足陷入被动。他建议,中小企业应聚焦业务痛点,优先通过API等轻量化方式尝试AI技术,避免盲目投入。他强调,企业需建立内部创新机制,通过内部孵化机制激活年轻团队创造力,让AI真正成为企业发展新引擎。

活动总结

在人工智能(AI)技术加速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掀起全球浪潮的当下,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商业逻辑、管理模式与社会生态。从大数据驱动的商业决策到人机协同的组织变革,从技术应用的伦理争议到全球监管的差异博弈,AI不仅带来效率跃升与创新机遇,更对企业的战略思维、领导力与治理能力提出全新挑战。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EE中心将持续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通过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助力中国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课程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中国企业AI管理力提升实训营,旨在为企业高管和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AI管理能力提升方案。课程融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等顶尖学术资源,联合AI产业先锋,聚焦AI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助力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与难题。课程体系涵盖AI认知与商业重构、AI技术与管理应用、AI伦理与治理、AI战略与领导力四大模块,结合咨询研讨、模拟实践、企业参访等多元学习方式,帮助学员掌握AI时代的核心管理技能。


联系方式:房老师 010-82503255 18701666099(同微信)

课程链接:2025 | 人大商学院中国企业AI管理力提升实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