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指数研究”项目结项
发布时间:2023-09-26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指数研究”结项汇报暨项目交流会召开。评审委员会专家学者围绕最终定稿的《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进行结项考核,并对项目未来研究规划提出多项宝贵意见。商学院EE中心主任罗春方老师主持会议。
《世界一流企业发展指数研究报告》项目由商学院刘刚教授和孟庆斌教授联合撰写,经过一年多的大量研究和多次修改,并召集来自国家部委、行业学会、咨询公司、企业界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研讨和意见征询,最终形成《世界一流企业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定稿。
商学院教授孟庆斌作为代表对报告的整体情况进行了结项汇报,从SUPER评价模型创建、指标体系设计、指标选取、数据收集、行业分类、结果分析等多维度进行了重点阐述和详细介绍。根据前两次评审意见和修改,报告最终形成了涵盖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世界一流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充分考虑了研究的可比性、导向性、系统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等核心原则,形成一套对企业和国家有贡献有价值的国际通用指标体系。
各位专家学者针对汇报内容,展开线上线下充分讨论和意见交流,经审核《世界一流企业评价体系研究报告》准予结项。
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华表示,研究报告指标体系选择合理、全面,对于中国企业标定位置、明确未来努力方向很有价值和借鉴意义。他建议未来可以考虑跟国家相关部委合作,从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名录中进行分项研究,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和验证,对于推动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成长更具有指导性。
商学院案例中心主任徐京悦表示,研究报告从0到1经过多次修改到最终报告呈现,逻辑严密、框架体系简洁,是一个非常创新性的项目。对标国际一流评价体系和成功的世界一流企业经验,真正好的企业应该是管理成熟度本身也很高的企业,同时也是结果卓越的企业,未来可考虑过程和结果指标的细化研究及借鉴国际共用的一些卓越绩效模型工具。
中国企业联合会原研究员刘兴国对新版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研究报告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未来研究中关注参与者(企业)的属性和定位,对于参与者进行范围界定和资格定义。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企业的发展也一定是动态发展和周期变化。商学院将持续跟踪、关注行业发展,不断完善指数研究,构建一套具有较强科学性和通用性的全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商学学科的智慧,助力更多企业走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