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小企业投融资难题,助力西部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09-07-08
2009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近十年的重要关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西部企业的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针对广大达州企业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四川省达州市工商联联合主办的2009成长中国管理前沿论坛(达州站)于6月30日下午在达州市大竹县东湖国际酒店隆重召开。达州市相关领导、300多位工商界人士、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企业投融资策略。达州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汤忠才,达州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王全兴出席论坛并致辞;大竹县委副书记、县长许国斌,达州各县(市)区工商联主席及各商会会长出席本次论坛。

(欢迎拱门)

(论坛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孙茂竹教授和达州市政协副主席、达州市工商联主席王全兴先后为论坛致开幕词,希望用专业知识武装广大企业家,为提升达州市民营企业的整体素质、为达州民营经济再上新的台阶提供强大的动力,共同推动达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孙茂竹致开幕词)

(王全兴致开幕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泰岩做了题为《中国经济最新走势与企业应对策略》的主题演讲。黄教授指出,从长期走势来看,中国经济绝对没有问题,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格局也没有改变。他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中国经过30年改革开放,特别到今年是建国60年,我们已经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第二,中国还处在工业化的中级阶段,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城市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发动机,而这个发动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中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今天很困难,但中国的未来很美好,由此引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绝大多数企业都会死在明天晚上”。企业如何保证明天不死、迎接灿烂的后天?针对这一问题,黄教授从常规之道与非常规之道两方面进行了解析:常规之道即中国常言的“节流”、“开源”;而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非常规时期,面对非常规困难,要实现非常规的发展,就必须用非常规的理念和办法。他引用巴菲特的“投资理念”,即“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并用生动的案例阐述具体操作方法,赢得了现场企业家们的阵阵掌声。

(黄泰岩主题演讲)
孙茂竹教授的主题演讲为《变革环境中的企业投融资策略》。针对企业如何度过难关的问题,孙教授认为不能简单归因于金融危机,因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有自身的特殊背景。他指出,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的成长,第一是通过经营来获得利润,第二是通过投资来获得发展,在纵向上要动脑筋提高产品附加值,向下游延伸;在横向上要懂得纵横之术,充分的整合资源。孙教授说:“第一,我们应该注重国家引导的方向,整合已有的资源;第二,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失败。有人说金融危机下最成功的企业并不是最赚钱的企业,而是不失败的企业,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第三,必须要了解细节,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就应该考虑怎么防范;第四,一定要注重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的比例。越是危机状态下,越得注意;第五,一定要把握市场周期起伏的时机。另外还要注意附加值的问题、加强内部管理的问题。”由此引出的融资问题上,孙教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方法和策略进行列举点评,比如上市融资、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租赁等,内容充实清晰,实用性极强,受到在座企业家们的热烈欢迎。

(孙茂竹主题演讲)
以“经济危机中的企业发展之道”为主题的现场对话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孙茂竹教授主持,达州市政协副主席、达州市工商联主席王全兴,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泰岩,大竹宏丰焦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守荣和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良平作为讨论嘉宾,围绕“如何看待经济危机对达州经济和企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以及“应对经济危机的重大举措以及存在的困惑”等问题展开了热烈深入的探讨。
王全兴主席在肯定达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民营企业发展的不足,他说:“我感觉我们现在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有几个明显的不足:一是门类不是很全,我们很多企业是资源利用型,有冶金、煤炭、化工、农产品加工,但科技含量高的门类相对比较少;二是基本上是家族式管理,虽然对于中小企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但从长远看是有局限性的;三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大竹宏丰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守荣在谈到自身做企业的感受时诙谐地说,“如果做一个连长管几个人还行,要是做团长管的人多了,我自己的知识跟不上去,管理、人才、融资等一些体系化的东西就跟不上去,再要做大的话,我就吃不消了。学习新思想,开阔视野是当前公司的首要任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是责任目标。”
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良平结合自己企业发展的实际谈出了自己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体会,他看问题的国际化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黄泰岩教授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国的企业家必须一只眼睛盯着政府,一只眼睛盯着客户。做不到这两点,民营企业家的生存可能变得极其痛苦”,点破了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并以此为延伸进一步阐述了企业做大做强的概念,获得了现场嘉宾和观众的一致认同。

(主题对话现场,左起依次为孙茂竹、胡守荣、王全兴、唐良平和黄泰岩)
主题对话之后的互动环节把论坛的热烈气氛推到高潮。现场的企业家代表们纷纷提出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涉及中小企业人才吸引、融资和负债比例、投资时机等,嘉宾一一进行解答和探讨。
最后达州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汤忠才致闭幕词。他表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教授为达州的民营企业家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很有意义和价值。他说:“我希望以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新起点,进一步增进与中国人民大学的交往与友谊,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与经验,探讨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内发展的合作渠道,携手共创互利双赢的崭新局面。”

(汤忠才致闭幕词)
作为“人大商学院2009 成长中国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2009成长中国管理前沿论坛(达州站)”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和充分肯定。复杂动荡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只有实施管理变革和经营转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加强学习、练好内功已成为广大企业经营者的普遍共识。人大商学院EDP中心将秉承“立足中国发展实践,培养世界级管理人才,推动组织与社会进步”的学院使命,聚焦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和热点区域,举办更多更好的高端大型论坛,为战胜制约中国企业发展的各种挑战、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心尽力!